Skip to main content

警惕“精神快消品”的泛滥

· 8 min read
October Rain

你好哇,我是十雨,好久不见。

最近几天在忙毕业的事,都没有努力学习。今天好不容易在图书馆坐下学会儿习,却发现整个人很颓废,没有精气神儿,完全不想学习,当下翻出手机,想发一条“我想摆烂”的微博。

可就在我打出“我想摆烂”这四个字之后,我意识到问题不太对,删掉了这四个字,左思右想,也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更合适。

我有点诧异自己言辞的匮乏,然后换成了下面这段话。

weibo

前不久看过一篇文章《中文大约的确已经死了》,当时我深感认同,但是最近发现这篇文章被封掉了,翻了翻知乎,发现大家普遍的观点认为语言就是创造的过程,语言就是用来交流的,和人日常交流没必要博大精深,而是需要通俗易懂,想用什么用什么就好,没必要道德绑架。

知乎的这类观点不无道理,语言的本质在于交流,能够准确表意就可。

除此以外,语言就好比一个生态系统,它拥有自我的调节能力,它能后自然的筛选出值得留存的文字,而大部分没有营养和价值的文字则会自然而然的消失掉,谁还记得当年的“蓝瘦香菇”呢?如果2022年你还用这些网络用语,可能会被嘲笑吧?

那是不是就可以毫无顾忌的使用诸如“yyds”、“绝绝子”这类当下流行的文字呢?我认为使用这些网络语言依然是不该被提倡的,因为这些言语的本质,是“精神快消品”。

我们应该警惕“精神快消品”的泛滥。

我这里所指的精神快消品,并不仅仅是当下的这种梗文化,而是泛指任何以快速刺激人脑分泌多巴胺为目的,而被广泛传播的事物,包括不限于:网络热梗,擦边球短视频、快餐流水线式的内容等。

这些精神快消品,会不断刺激我们分泌多巴胺,让我们的大脑感觉到兴奋和快乐,也会使我们的思维变得迟钝,精神变得麻木。

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有一个核心观点:孤立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增,最终达到熵的最大状态,也就是系统的最混乱无序状态。

其实我们的大脑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孤立系统,如果我们不对这个系统进行管理,任由大脑接受各种各样信息的冲击,那么大脑这个孤立系统,最终会趋于混乱无序的状态。

我一向是不喜欢追随潮流的,不喜欢追星,不喜欢冲浪,不喜欢玩梗,也尽力避免自己使用当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。

可是不知怎么的,失去了网络用语,我却说不出话了。如果我不说“摆烂”,我能用什么来表述我的心情和状态呢?如果不用“YYDS”和“绝绝子”,你又用什么来表达的你的快乐与兴奋呢?

很多人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,认为宣泄情绪大于表达价值。但是我认为这两者并不对立,宣泄情绪的过程,也应该是思考的过程,如果仅仅有情绪的宣泄,没有自我的思考,那你所有的表达,只不过是制造垃圾。

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避免大脑这个孤立系统不断的熵增,避免被精神快消品所消耗呢?

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法:

  1. 刻意练习。这个方法可以说是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屡试不爽,可以强迫自己使用经受考验历久弥新的文字,避免使用网络热词。
  2. 让自己分泌内啡肽而非多巴胺。人体会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两种激素,这两种激素都会让人感到兴奋愉快,但是内啡肽产生是一种补偿机制。比如看一本很有深度的书,过程很痛苦,但是看完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是源自于内啡肽,补偿一下,让你产生快感。
  3. 持续输出。不断的进行学习,进行深度的思考,然后把自己学习的知识以及思考的内容分享输出,这样才能让自己更有深度。

BY THE WAY

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媒介,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,互联网、智能手机、移动网络的出现,打破了以往信息流动慢的问题,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爆炸,信息难以筛选。

因此我们推出了推荐系统,从而产生了信息茧房。同时,社交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共情,而现有社交模式,无需见面,仅凭文字就可以和无数人链接,而文字只有单纯的表意能力,并无法传递情绪,也无法满足人们交流时的认同感。梗、表情包以及视频化的社交随之出现。

同时伴随着信息茧房,同质化的信息愈演愈烈,除了大量的梗、短视频,人们的脑子就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了。

真是悲哀。